挑战霸凌与内卷——《黑社会的我成为了高中生》


今天聊聊韩剧《黑社会的我成为了高中生》。

片名 / High School Return of A Gangster / I, A Gangster, Became a High School Student (2024),别名黑帮的我成了高中生。

这部剧改编自霍罗尔的网络漫画,讲述了47岁的黑帮大哥金德宝的故事。金德宝虽然年纪大了,但仍然梦想着能够考上大学,拼尽全力学习。一次救助自杀少年时,金德宝意外死亡,灵魂进入了19岁的高中生宋艺宪的身体。于是,这个曾是黑帮老大的中年男人,不得不重新回到高中,过上少年生活。

与原著漫画相比,剧版进行了不少调整。删去了BL感情线,改为更侧重兄弟情,减少了“黑帮复仇”式的爽剧元素,更多聚焦角色的心理变化。这些改动让故事更加普遍,但也让情节显得有些普通。比如,金德宝在新身体中的搞笑场面一开始很有趣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笑点重复,逐渐失去了新鲜感。此外,崔世京的家庭剧情收尾匆忙,有些突兀。而本剧名字虽然让人期待动作戏,但实际的动作场面却极其少,令人失望。结局也显得仓促和做作,虽然是为了“大团圆结局”,但最后的收尾却有些平淡无奇。

剧版和漫画的情节设置、人物塑造,以及情感线索上也有一些差异。首先是穿越的方式。在剧版中,金德宝开车时看到宋艺宪站在桥上准备自杀,他停下车去救,但在救人的过程中被卡车撞倒,灵魂进入了宋艺宪的身体。而漫画版中,金德宝是故意让车撞上卡车,死亡后灵魂进入宋艺宪的身体。其次,金德宝为了适应新身体,剧版里他跳桥自杀未果,腿部受伤,而漫画中是手受伤。金德宝在剧中的表现,更注重改变宋艺宪的人生和形象,而漫画中则是宋艺宪通过锻炼改变身体素质。至于感情线,剧版删除了宋艺宪与崔世京之间的BL情节,仅展现宋艺宪渴望与崔世京成为朋友。

校园霸凌是剧中的一个重要议题。剧中展现的校园霸凌并非“孩子间的玩笑”,而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。金德宝通过暴力惩罚校霸的场面虽然带有“爽感”,但更重要的核心在于,每个被欺凌的孩子都值得被看见,每个孩子都值得被拯救。即使没有黑帮大佬附身,现实中的“宋艺宪”们依然应该拥有不受践踏的权利。

宋艺宪的转变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。金德宝附身后,宋艺宪从一个低头、含胸、头发遮住半张脸的“隐形受害者”,变成了一个剪短头发、挺直脊梁、敢于直面霸凌者的青年。金德宝用拳头解决问题的方式直接且粗暴,但这种“爽感”并非鼓励暴力,而是向那些被霸凌的孩子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息:他们需要有人站出来,打破沉默,反击暴力。

剧中的另一个主题是东亚社会的“内卷焦虑”。故事通过高考倒计时、排名和补习班等情节,展现了青少年在高压社会下的痛苦和挣扎。每个学生都被困在一个只看分数的枷锁里,极少有人停下来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和目标。社会的内卷正在摧毁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与家庭。要改变这一现状,解决内卷的最好方法不是简单地“躺平”,而是为年轻人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。

《黑社会的我成为了高中生》不仅仅是讲一个黑帮大佬回到高中生活的故事,它深入探讨了校园霸凌、成长、救赎、以及东亚社会的内卷问题。在复杂的情节和人物关系中,观众能感受到关于青春、暴力、改变与希望的强烈冲击。

原文链接:,转发请注明来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