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子贪色,在山洞与白蛇缠绵,白蛇说:你要对我负责任

暮色四合时分,青崖山被最后一缕残阳染成琥珀色。

张二狗攥着半壶烧酒,踉跄着往山坳里钻。

这猎户之子生得鹰鼻鹞眼,平日专爱往深山老林里钻,专为寻些稀罕物事换酒钱。

今夜月轮未现,山风裹着腐叶气息,倒教他嗅出几分异香。

转过三道岩壁,忽见幽蓝磷火在石缝间明灭。

张二狗醉眼朦胧间,瞧见个白生生的人影倚在洞中。

待凑近了,方见那女子肤若凝脂,发间缠着银丝,眼波流转时竟泛着粼粼波光。

她素手轻扬,洞中石笋应声而亮,照得满洞流光溢彩。

"郎君可是迷了路?

女子声如珠玉落盘,张二狗只觉喉头发紧,浑忘了平生谨慎。

待得肌肤相贴,洞中寒气忽化作春水,石壁渗出甘露,竟凝成琼浆玉液。

白蛇缠绕间,尾端忽现鳞片,张二狗却只当是月光戏影,浑然不觉身下女子瞳孔已化作竖线。

三更梆子响时,张二狗猛然惊醒。

怀中温香软玉化作七尺白蟒,蛇信吞吐间腥风扑面。

他浑身僵直如坠冰窟,却见那白蛇人首蛇身,玉指轻点他眉心:"郎君既已坏了我的道行,便要对我负责任。

话音未落,洞外传来金铁交鸣之声。

七个身披袈裟的老僧踏云而来,手中降魔杵刻满梵文。

白蛇长啸一声,洞中石笋尽数炸裂,化作万千银针射向僧众。

为首老僧抛出紫金钵,钵中竟飞出八条金龙,将白蛇死死缠住。

"妖孽!

你盗取昆仑玉髓修炼人形,又以采阳补阴之术祸害山民,今日便是你的死期!

老僧口念真言,钵中金龙鳞片尽开,露出底下密密麻麻的符咒。

张二狗这才看清,白蛇七寸处缠着半截断剑,剑身刻着"纯阳"二字,正是他张家祖传的斩妖剑残片。

白蛇突然转头望向张二狗,眸中竟落下两滴血泪:"当年你祖上用此剑斩我时,我腹中已有蛇卵。

如今三百年过去,这剑却认你为主……"她话音未落,金龙已勒入蛇鳞,碧血喷溅在张二狗脸上。

他忽然觉得心口剧痛,仿佛有团火在胸中燃烧。

张二狗不知哪来的勇气,竟扑向紫金钵。

指尖触到钵身的刹那,无数画面涌入脑海:三百年前那个雷雨夜,年轻道士手持斩妖剑刺入白蛇腹中,剑尖挑出的却是颗晶莹蛇卵;三百年后,自己醉卧山洞时,怀中祖传玉佩与白蛇颈间鳞片产生共鸣……

"住手!

张二狗嘶吼着,脖颈蛇形烙印突然发出红光。

紫金钵竟被这红光震得嗡嗡作响,八条金龙鳞片尽碎。

老僧们面面相觑,为首者惊道:"这小子竟得了蛇妖的元阴?

白蛇趁机挣脱束缚,蛇尾卷起张二狗便往洞深处遁去。

身后传来老僧们的怒喝,白蛇却化作流光钻入地脉。

张二狗只觉耳畔风声呼啸,眼前忽现奇景:地底竟有座水晶宫殿,宫中玉床上躺着个与白蛇容貌相同的女子,只是浑身透明如琉璃。

"这是我本相。

白蛇将张二狗放在玉床前,"当年张道人斩我时,用纯阳剑气封住我元神,又以昆仑玉髓为我重塑肉身。

这三百年来,我每百年便要转世重生,却总在成年之际被纯阳剑气所伤。

她指尖轻点张二狗心口,"直到遇见你,这剑气竟认你为主。

张二狗这才发现,自己掌心不知何时多了道剑形纹路。

白蛇突然剧烈咳嗽,碧血染红玉床:"老僧们追来了,你且记住,要破此局需……"话音未落,水晶宫突然剧烈震动,七道金光破土而入。

老僧们手持降魔杵围住玉床,为首者冷笑:"妖孽,今日你连同这小子都要……"话未说完,张二狗掌心剑纹突然迸发金光,纯阳剑气冲天而起。

白蛇趁机将蛇卵塞入他怀中:"快往东走,去寻武当山紫霄宫!

张二狗抱紧蛇卵狂奔,身后传来白蛇的惨叫与老僧们的怒吼。

他不知跑了多久,直到东方既白,才在片桃林中发现座破败道观。

观中老道正在打坐,忽见一道金光冲入观内,竟是纯阳剑气托着张二狗落在蒲团上。

"三百年了……"老道睁开浑浊双眼,看着张二狗怀中蛇卵长叹,"当年师祖斩妖时便知有此一劫,特留后手。

他取过蛇卵,口中念念有词,卵壳突然裂开,露出个粉雕玉琢的女婴。

女婴眉心有颗朱砂痣,与白蛇一般无二。

张二狗抱着女婴呆坐半晌,忽觉颈后烙印发烫。

他翻开剑诀,第一页便写着:"斩妖非为杀生,实乃渡化。

女婴突然咯咯笑起来,小手抓住他胸前玉佩,玉佩竟与玉髓合二为一,化作柄晶莹小剑。

二十年后的中秋夜,武当山紫霄宫前。

已是道长的张二狗手持纯阳剑,看着眼前白衣飘飘的女子。

女子眉间朱砂艳如当年,只是眸中多了几分沧桑。

爹,该去斩那七条恶龙了。

她轻笑一声,身后现出七尺蛇尾。

原来当年老僧们追至道观时,女婴已借昆仑玉髓与纯阳剑气融合,炼成半仙之体。

这些年她行走江湖,斩尽为祸人间的妖魔,却始终留着蛇尾,以示不忘本源。

今夜七条恶龙自东海而来,欲夺武当山龙脉,正是她渡劫飞升的最后考验。

张二狗将纯阳剑交给女儿,看着她化作流光冲向云霄。

剑鸣声中,他仿佛又看到那个醉眼朦胧的夜晚,白蛇缠绕时说的"负责任",原是这般沉重的因果。

东方既白时,女儿提着七颗龙珠归来,蛇尾已化作双腿,眉间朱砂化作莲花印记。

"爹,我们该去寻娘亲了。

女儿挽起张二狗的手,脚下忽现朵朵青莲。

武当山巅,晨钟响彻三十六峰,七十二道金光自天而降,竟是当年追击白蛇的七位老僧。

他们合掌而立,为首者叹道:"三百年因果轮回,今日终得圆满。

张二狗望着女儿眉间莲花,忽然明白当年白蛇说的"负责任",不仅是男女之情,更是天地大道的传承。

他握紧女儿的手,青莲载着二人缓缓升空,身后武当山群峰尽染朝霞,恍若当年那个流光溢彩的山洞。

青莲载着父女二人升至云海深处,忽见天际裂开道七彩缝隙。

缝隙中涌出汩汩黑水,黑水翻腾间化作万千狰狞鬼面。

张二狗手中纯阳剑突然自动出鞘,剑身浮现出当年白蛇被斩时的景象——那夜雷雨中,白蛇腹中蛇卵泛着金光,而张道人斩落的剑尖,分明沾着半滴慈悲泪。

“爹小心!”女儿青鸾素手轻扬,袖中飞出七十二道符咒。

符咒化作金网罩住黑水,却见鬼面中钻出条百丈骨龙,龙爪上缠着七条玄铁锁链。

锁链尽头竟是七座青铜鼎,鼎身刻满上古妖文,鼎中隐隐传来白蛇的啜泣。

张二狗忽觉心口剧痛,颈后蛇形烙印发出红光。

他低头望去,怀中不知何时多了块残缺的龟甲,甲上刻着河图洛书的纹路。

龟甲突然悬浮空中,与纯阳剑产生共鸣,剑身浮现出当年张道人封印白蛇时的真言:“斩妖非杀生,渡劫即渡人。”

“原来如此!”青鸾眼中闪过明悟,九尾扫向七座青铜鼎。

鼎盖应声而开,七道妖魂冲天而起,化作七颗血色星辰。

星辰排列成北斗之形,星光照耀处,黑水退去,露出片残破的仙宫。

仙宫匾额上写着“昆仑墟”三字,字迹竟与张二狗怀中龟甲完全吻合。

骨龙趁机挣脱金网,龙尾扫向青鸾。

张二狗本能地挡在女儿身前,纯阳剑突然脱手飞出,剑尖刺入龙睛。

骨龙发出震天哀嚎,玄铁锁链寸寸断裂,化作漫天星砂。

星砂中浮现出当年白蛇被斩时的全貌——她腹中蛇卵确是金色,但卵壳上刻着密密麻麻的符咒,分明是有人故意种下的因果。

青鸾突然喷出口鲜血,九尾白狐虚影变得黯淡。

她踉跄着抓住父亲衣袖:“爹,这骨龙是……是娘亲的三魂所化!”话音未落,仙宫中传来锁链拖地之声。

七道血色星辰突然聚成光柱,光柱中走出个白衣女子,眉间朱砂化作血泪。

“三百年了……”女子声音与白蛇一般无二,只是周身环绕着七重枷锁。

她每走一步,枷锁便收紧一分,露出底下密密麻麻的符咒。

张二狗这才看清,符咒竟是当年七位老僧的舍利所化,每颗舍利上都刻着“斩妖”二字。

青鸾突然化作白狐真身,九尾缠住血色光柱。

她额间莲花绽放出七彩光芒,与母亲眉心血泪产生共鸣。

白衣女子身上的枷锁开始松动,但每松动一分,她脚下便浮现出片血海。

血海中沉浮着无数妖魔尸体,皆是这些年青鸾斩杀的妖物。

“娘亲!”青鸾九尾扫向血海,却见海中升起七座石碑。

石碑上刻着七位老僧的生平,原来他们竟是当年张道人的师兄弟。

为镇压白蛇妖魂,七人自愿将元神封入舍利,化作永世不得超生的枷锁。

张二狗怀中龟甲突然飞出,与纯阳剑合为一体。

剑身浮现出完整的河图洛书纹路,照得血海无所遁形。

他这才惊觉,血海中沉浮的妖魔尸体,竟都长着与自己相似的面孔。

每具尸体脖颈处,都有道蛇形烙印。

“这才是真正的因果。”白蟒化作人形,眉心血泪已化作金色莲花。

她指着混沌女子道:“当年张道人斩我时,便知这蛇卵中藏着天地初开的混沌本源。

为保三界平衡,他将剑气一分为二,一半封印我,一半化作你祖传玉佩。”

混沌女子突然轻笑,指尖点向青鸾眉心。

青鸾九尾化作流光没入体内,脚下现出朵朵青莲。

她周身气息开始蜕变,既有白蛇的妖气,又有张道人的纯阳剑气,更夹杂着混沌本源的虚无之气。

七位老僧的舍利突然从血海升起,化作七颗佛珠。

佛珠排列成北斗之形,罩住混沌女子。

白蛇双手结印,口中念念有词:“天地初开,阴阳未分。

今以我身,重定乾坤!”她化作漫天星雨,星雨中浮现出当年雷雨夜的真相——张道人斩妖时,白蛇腹中蛇卵突然发出金光,将斩妖剑气尽数吸收。

张二狗这才明白,自己颈后烙印不是诅咒,而是混沌本源的印记。

当年白蛇与张道人斗法时,已怀有身孕。

为保腹中胎儿,她故意引剑气入体,将三百年因果尽数封印在蛇卵中。

而张道人临终前留下玉佩,便是为等今日混沌重现。

青鸾突然睁开双眼,眸中既有星辰运转,又有阴阳流转。

她双手结印,口中喝道:“开!”七颗佛珠应声而裂,血海化作清泉,妖魔尸体化作莲花。

混沌女子化作道金光没入她体内,白蛇星雨则凝成颗金色内丹,悬浮在她掌心。

“爹,该去寻最后件信物了。”青鸾收起内丹,脚下青莲载着二人降落武当山巅。

此时晨钟已响过七十二声,七十二峰同时亮起金光。

金光中走出个老道,正是当年破败道观中的主持。

张二狗望着女儿眉间莲花,突然想起白蛇被斩那夜,雷雨中分明有朵青莲盛开。

他伸手触碰剑身,河图洛书纹路突然流转,照出他前世今生——原来他竟是张道人转世,为渡混沌本源,自愿堕入轮回。

青鸾突然将长剑插入山巅,七十二峰金光尽数没入剑身。

她转身望向东方,眸中映出片仙山福地:“娘亲的三魂已归位,七位师祖的舍利也已超度。

该去寻那最后件信物,重开昆仑墟了。”

话音未落,山巅突然裂开道缝隙。

缝隙中涌出汩汩仙泉,泉眼处悬浮着颗龙眼大小的珠子。

珠子表面刻着当年白蛇被斩时的景象,但剑尖处多了滴慈悲泪。

青鸾伸手取珠,珠子突然化作流光没入她眉心莲花。

霎时间,武当山巅霞光万丈。

七十二峰同时升起道光柱,光柱中走出无数身影——有当年被斩的妖魔,有自愿封印的老僧,更有三百年间因混沌本源而死的生灵。

他们对着青鸾与张二狗合掌而拜,身影渐渐化作漫天星砂。

星砂中浮现出完整的昆仑墟景象,仙宫匾额上的“昆仑墟”三字突然流转,化作“混沌墟”三字。

青鸾双手结印,脚下青莲化作巨舟载着众人升空。

巨舟驶过之处,黑水尽退,露出片清明世界。

张二狗站在舟头,望着怀中渐渐透明的龟甲。

他终于明白,当年白蛇说的“负责任”,不仅是男女之情,更是天地大道的传承。

那夜山洞缠绵,原是混沌本源在寻找归宿;而今日重开混沌墟,则是为给三界一个新生。

巨舟驶至天际裂缝处,青鸾突然将长剑抛向裂缝。

剑身河图洛书纹路爆发金光,裂缝竟化作道七彩门户。

门户后传来阵阵仙乐,无数仙鹤衔着青莲飞出,仙鹤背上坐着当年被斩的妖魔——他们已洗去妖气,化作真正的仙灵。

“爹,我们回家吧。”青鸾挽起父亲的手,眉间莲花绽放出万丈光芒。

光芒中浮现出白蛇与张道人的身影,他们对着父女二人微笑点头,身影渐渐化作漫天星雨。

星雨落处,混沌墟中升起无数仙宫,每座仙宫匾额上都刻着“渡”字。

张二狗最后望了眼人间,只见武当山巅升起朵巨大的青莲。

莲心中坐着个白衣女子,眉间既有金莲又有血泪,正是三百年因果的最终归宿。

他握紧女儿的手,随着仙鹤群踏入七彩门户。

门户关闭的刹那,人间传来声清越的钟响,七十二峰金光尽数没入地脉,化作滋养万物的灵气。

从此人间再无妖魔作祟,唯有每月十五,武当山巅会绽放朵青莲。

莲心中坐着个白衣女子,手持长剑为迷途之人指路。

有樵夫曾见,莲心女子眉间金莲绽放时,空中会浮现出对父女的身影——他们手持河图洛书长剑,正在混沌墟中重定天地阴阳。

而当年那个醉卧山洞的猎户之子,早已在三百年轮回中悟透:所谓斩妖渡劫,不过是天地为混沌本源设下的局;所谓因果轮回,实则是大道在寻找真正的传人。

当青莲载着父女二人升空时,人间最后片妖气也化作滋养万物的甘露,从此三界清明,永无劫难。

混沌墟的七彩门户闭合后,武当山巅的青莲却愈发璀璨。

每日子时,莲心总会飘出缕缕青烟,烟中隐约可见茅山派独有的镇魂咒文。

这日深夜,茅山第七十二代掌门清虚子正闭目打坐,忽觉怀中罗盘剧烈震颤,指针直指武当方向。

“三百年了……”清虚子睁开双眼,眸中闪过道金光。

他起身推开密室石门,门后整面墙上悬挂着七十二面招魂幡,每面幡上都绣着个“渡”字。

幡角铜铃无风自动,发出阵阵凄厉哀鸣,竟与当年白蛇被斩时的鬼哭声如出一辙。

与此同时,武当山脚破庙中,个独眼老道正在擦拭铜铃。

铜铃表面刻着密密麻麻的符咒,与清虚子密室中的招魂幡如出一辙。

老道突然抬头望向山巅,独眼中闪过青芒:“那丫头竟真打开了混沌墟,看来得去会会故人了。”

他背起行囊走出庙门,行囊中露出半截青铜剑,剑柄缠着褪色的红绸。

剑身隐约可见“斩妖”二字,正是当年张道人封印白蛇所用的那柄。

老道行至半山腰时,忽见前方雾气中走出个白衣女子,眉间既有金莲又有血泪。

“茅山弃徒,还敢现身?”白衣女子正是青鸾,她手中长剑泛着七彩光芒,剑尖挑着七颗舍利子。

老道独眼突然暴涨青光,手中铜铃无风自鸣:“好个混沌传人!

当年你娘偷学我茅山禁术,今日便由你偿还因果!”

话音未落,老道行囊中的青铜剑突然出鞘。

剑身红绸化作血河,血河中浮起无数骷髅,皆是三百年间被斩的妖魔。

青鸾长剑轻挥,七彩光芒化作金网罩住血河,却见骷髅口中喷出黑色火焰,竟是茅山失传的“九幽冥火”。

阴鬼齐声念咒,武当山巅的青莲突然凋零。

莲心中飞出七十二道黑气,黑气中隐约可见当年被斩妖魔的面容。

青鸾这才惊觉,老道竟将茅山禁术与混沌本源的怨气结合,炼成了比妖魔更可怕的“渡魂尸”。

九尾白狐突然发出凄厉长啸,狐尾扫过之处,阴鬼手中的招魂幡尽数自燃。

但火焰刚触及渡魂尸,便化作黑色冰晶。

老道独眼中闪过得意之色,青铜剑突然化作巨蟒,蟒口喷出腥臭毒雾:“当年你娘偷经时,我便在她体内种下尸蛊,今日便由你……”

话未说完,山巅突然传来清越钟声。

钟声中走出个青衫道士,手持拂尘轻点巨蟒七寸。

巨蟒化作青铜剑跌落在地,剑身“斩妖”二字已变成“渡魂”。

青衫道士拂尘扫过之处,渡魂尸尽数化作齑粉,黑色冰晶却凝成朵朵青莲。

青鸾突然长剑出鞘,剑身河图洛书纹路流转,照出老道体内密密麻麻的尸蛊。

蛊虫皆呈金色,与她眉间金莲同源。

老道面色骤变,青铜剑突然调转方向刺向自己心口:“原来你早在我体内种下混沌本源!”

剑尖没入胸膛的刹那,老道体内飞出无数金色蛊虫。

蛊虫化作漫天星雨,星雨中浮现出白蛇被斩那夜的真相——当年张道人斩妖时,白蛇腹中蛇卵吸收剑气后,竟将部分混沌本源注入老道体内。

而老道为炼禁术,主动引蛊虫入体,却不知这是混沌本源设下的局。

青鸾长剑轻挥,经书化作金光没入武当山巅。

霎时间,七十二峰同时升起道光柱,光柱中走出无数身影——有当年被斩的妖魔,有自愿封印的老僧,更有三百年间因混沌本源而死的生灵。

他们对着青鸾与清虚子合掌而笑,身影渐渐化作漫天星砂。

星砂中浮现出完整的混沌墟景象,仙宫匾额上的“混沌墟”三字突然流转,化作“茅山墟”三字。

青鸾双手结印,脚下青莲化作巨舟载着众人升空。

巨舟驶过之处,黑水尽退,露出片清明世界。

“师父,这便是您说的因果轮回吗?”青鸾望着怀中渐渐透明的古籍,终于明白当年白蛇说的“负责任”,不仅是渡化妖魔,更是要重整茅山道统。

那夜山洞缠绵,原是混沌本源在寻找真正的传人;而今日重开茅山墟,则是为给三界一个新生。

清虚子拂尘轻扫,巨舟前方突然浮现出道七彩门户。

门户后传来阵阵仙乐,无数仙鹤衔着青莲飞出,仙鹤背上坐着当年被残害的茅山弟子——他们已洗去怨气,化作真正的仙灵。

“徒儿,我们回家吧。”清虚子挽起青鸾的手,拂尘中飞出七十二面招魂幡。

幡面“渡”字突然流转,化作“茅山正宗”四字。

青鸾望着幡角铜铃,终于认出这正是当年白蛇被斩时,老僧们手中的法器。

巨舟驶至天际裂缝处,青鸾突然将长剑抛向裂缝。

剑身河图洛书纹路爆发金光,裂缝竟化作道七彩门户。

门户后浮现出茅山派全貌,山门上“茅山墟”三字金光流转,门内走出无数道童,皆手持青莲迎接。

“原来茅山墟才是真正的混沌本源。”青鸾望着门内景象,突然明白当年张道人将剑气一分为二的深意——他早知茅山派内有叛徒,故意借斩妖之名将混沌本源封印在蛇卵中,等待真正能重整道统的传人。

清虚子拂尘轻扫,门内升起七十二道光柱。

光柱中走出历代茅山掌门的虚影,他们对着青鸾合掌而拜,身影渐渐化作七十二道符咒。

符咒没入她体内,眉间金莲突然绽放出七彩光芒,光芒中浮现出完整的茅山道法。

“从今日起,你便是茅山第七十三代掌门。”清虚子将拂尘交予青鸾,拂尘柄上突然浮现出白蛇与张道人的身影。

他们对着青鸾微笑点头,身影渐渐化作漫天星雨。

星雨落处,茅山墟中升起无数仙宫,每座仙宫匾额上都刻着“渡”字。

青鸾握紧拂尘,望着怀中渐渐透明的长剑。

她终于明白,当年白蛇说的“负责任”,不仅是传承道统,更是要渡化三界所有执念。

那夜山洞缠绵,原是混沌本源在寻找真正的归宿;而今日重开茅山墟,则是为给天地一个圆满。

巨舟驶入七彩门户的刹那,人间传来声清越的钟响。

七十二峰金光尽数没入地脉,化作滋养万物的灵气。

从此茅山派重现人间,每月十五山门总会绽放朵青莲,莲心中坐着个白衣女子,手持拂尘为迷途之人指路。

有樵夫曾见,莲心女子拂尘轻扫时,空中会浮现出对父女的身影——他们手持河图洛书长剑,正在茅山墟中重定天地阴阳。

而当年那个醉卧山洞的猎户之子,早已在三百年轮回中悟透:所谓斩妖渡劫,不过是天地为混沌本源设下的局;所谓因果轮回,实则是大道在寻找真正的传人。

当青莲载着众人升空时,人间最后片怨气也化作滋养万物的甘露。

从此三界清明,永无劫难。

唯有茅山派密室中,那七十二面招魂幡上的“渡”字愈发璀璨,每当子夜总会传来阵阵仙乐,似是白蛇与张道人在诉说三百年因果的终局。

这日清晨,茅山脚下茶寮中,个说书先生正拍着醒木:“要问那混沌本源归何处?

且看武当山巅青莲开!

那茅山新任掌门手持拂尘……”茶客们听得入神,却不知窗外飘过朵青莲,莲心中坐着个白衣女子,眉间既有金莲又有血泪,正是三百年因果的最终见证。

女子拂尘轻扫,茶寮中说书先生突然怔住。

他望着案上茶杯,杯中倒影竟是当年白蛇被斩时的景象——只是剑尖处多了滴慈悲泪,而看客们眉间,都隐隐浮现出朵青莲。

原文链接:,转发请注明来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