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嫂和她小丈夫的故事(微小说)_张嫂张哥还在办贷款

张嫂姓赵叫赵冬梅,因她前夫姓张,所以乡邻乡亲们都习惯称她为张嫂。十里八村都知道她有个小丈夫叫肖小海。小海小她八岁,曾经是她前夫的徒弟。师娘变妻子,徒弟成丈夫,他们是一对传奇的婚姻组合,曾在当地传为美谈。

这是一段怎样的传奇故事呢,这还得从几年前说起。

张家村有个很有名气的雕刻师傅,姓张叫张中奇,他出身雕刻世家,祖上几代都是有名的雕刻师。中奇从小随父亲学雕刻,他心灵手巧,脑子灵活,勤奋好学,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,二十多岁就成了当地有名的雕刻大师。他雕刻出来的产品,栩栩如生,活灵活现,深受客户欢迎,产品供不应求,远销国内外。

很多年轻人都慕名前来,想拜师学艺,都被他拒绝。因为他祖上曾立有规矩,艺不外传。

有一天,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,带着一个十七、八岁的男孩,从几十里外赶来找到他。一见面,老人就叫小男孩给他下跪瞌头,并要小男孩叫他师傅。中奇连忙说,使不得,使不得。弯腰拉小男孩起来,并问老人详情。

老人向中奇道明了来意,老人告诉中奇说,他姓肖,是离这二十多里路的肖家院子人。小男孩是他的孙子,叫肖小海,今年十七岁。他说,小海是个苦命的孩子,刚三岁时,他父亲因车祸身亡,母亲不久后改嫁。小海从小随爷爷奶奶生活,是爷爷奶奶将他带大的。爷爷奶奶身体都不太好,奶奶去年已病故。爷爷对这个唯一的孙子很担忧,故特意带他来,想拜师学艺,以后也好有口饭吃,请张师傅一定要收下小海这个徒弟。说着说着,老泪纵横,就要给中奇下跪。

中奇见状,急忙拉着,并面带难色地说:肖爷爷,不是我不给您老面子,是我家祖上有规矩,不准收外人为徒,几代人都从没有破过例,您老就不要为难我了。

肖爷爷见张师傅把话说到这份上了,也不好强求。就对中奇说,不收他做徒弟,那就将小海留在你家,给你打打下手,做些杂工,行么。中奇也不好再驳肖爷爷面子,一看小海也是个老实听话的孩子,就点头答应了。

小海就这样留在了张家。

小海很懂礼貌,尊老爱幼,待人和善,做事诚实肯干,深得张家人的喜爱。张家上下都对他很好。特别是中奇的妻子张嫂,更待他象亲弟弟一样,处处关心他。

转眼就在张家做了几年,小海巳由一个楞头小青,长成了一个英俊潇洒的大帅哥。虽然未正式拜师,但在实际做工中,张师傅总是故意透漏些技术,加之小海人脑瓜子聪明,几年间也学到很多技术。

期间,小海的爷爷也病故了,他家里巳无任何亲人,就完全将张家当成了自己的家。张师傅见小海人品不错,又是孤独一人很可怜的,就和家人商量后,破例收他为徒,还在张家为他举行了拜师仪式。

小海非常感谢师傅破例收他为徒,他将师傅视为自己的再生父母,并当面表示,张家就是自己的家,生是张家人,死是张家鬼。自此之后,他做工更加卖力,非常勤奋好学,技术进步很快,不久就能独档一面了。

天有不测风云,张师傅在一次进山拉材料时,不幸从车上掉下来了,造成了严重的摔伤,经医院抢救,未能挽回生命。一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,就这样被毁了。

出事以后,师娘张嫂整天沉浸在悲痛中,哀气叹气,以泪洗面。年迈的师爷师奶老年丧子,一下子接受不了,一个个病倒了。年幼的小师妹,整天也哭哭啼啼的,叫喊着要爸爸。失去师傅,小海也很伤心,但作为一个男子汉,他是这个家庭顶梁柱,他不能倒下,他要担当起维护这个家庭的责任。

经过小海努力打拼,张家熬过了最艰难的日子。时间一长,一家人慢慢的从悲痛中走出,生活逐渐恢复了正常。

小海也年纪老大不少了,早已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。师娘张嫂几次托人帮小海找对象,都被他拒绝了。小海叫师娘不要为他操心了,因为他心里早就有人了,师娘问他是谁,他总是笑而不答。

有天晚上,师娘张嫂感冒发高烧,小海请村医,倒茶喂药,在床前守着,一直陪到大半夜,待张嫂退烧后,才起身离开。张嫂很感动,拉着小海的手说,小海,你真好。小海握着张嫂的手说,师娘,你放心,我要服侍你一辈子。张嫂听后,脸色绯红,娇妮地说,别说小孩子话,快睡觉去吧。小海语气肯定的说,师娘,我说的是认真的,我要娶你为妻。说完,他看了张嫂一眼,没等张嫂说话就离开了。

几天后,小海又一次正式向张嫂提起这事。张嫂摇头说,不行,我是你师娘,年纪又比你大八岁,外人会说闲话的。小海说,自己的事,与别人有什么关系,你就表个态,答应了吧。张嫂沉默了很久,没有表态。

小海又去找了师爷师奶两位老人,俩老听后,非常支持,说这是大好事,肥水不落外人田,并去做了张嫂的工作。

最后终于做通了张嫂的工作,小海和张嫂结成了夫妻,小海对张嫂体贴入微,两人相亲相爱,过得非常幸福美满。

一年后,张嫂为小海生下一个儿子,小海将儿子改姓张,他说自己早就是张家的人了,自己的儿子就是张家的后代。

小海的这一做法,受到了乡邻亲友们的绝口称赞,他们这对传奇的爱情婚姻组合,也在当地传为美谈。

原文链接:,转发请注明来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