邢子凯著小孩不小连载2熊孩子PK虎妈猫爸

第1节:熊孩子PK虎妈猫爸

育儿松紧带,怎么调

熊孩子横空出世,虎妈应战,猫爸软磨,各显神通。

总太严厉,大人于心不忍;总太温吞,小孩天不怕地不怕。

育儿松紧带,怎么调?

虎妈:严师才能出高徒

虎妈多是想为孩子,相信严师才能出高徒。

无人生来为虎妈,现实所迫,不得已为之。

为了教育目标,不能怠慢,只能我上!

我是孩子最后一根稻草!

YB妈妈温婉美丽,有个可爱的五岁儿子,米来未来家长课堂我们谈及到虎妈猫爸话题,她无奈地说,“生孩子前,没料过我是虎妈。可是,家里没人对孩子有规则,比如刷牙,一到晚上我忍不住吼,不吼怎么办?爸爸平时工作忙,顾不上孩子,牙齿蛀牙不还得我带着去看。谁让我是孩子的最终责任人呢?”

“我不严厉,没人严厉。因为,我是最后一根稻草!”

虎妈N次惩罚≠孩子责任感

百度“惩罚孩子”这个关键词,有41,000,000检索结果。惩罚因为定义不同,大家对此看法不同。

关于罚站的深夜对话

深夜接到HY妈妈电话,“孩子怎么说都不听,我罚他站对不对?

我忍住脱口而出的答案,问她,“罚站让孩子学到什么呢?”

她笃定地说,“责任感,让他为自己的行为负责!”

“孩子被罚站会什么感受?”

她稍显迟疑,“估计不好吧?”

“有其他让孩子学会责任感的方式吗?”

“好像也有”她恍然大悟,心中已有答案。

站得高、看得远、望子成龙的大人以责任感之名,喊着“小孩可不能惯”的口号,遇错惩罚,在孩子的心灵,长期烙下四种后果:

怨恨:“忍得住,没能力反抗,心里咬牙”

报复:“忍不住,有能力反抗,以牙还牙”

叛逆:“忍不住,有能力反抗,拍桌叫板”

自暴自弃:“忍得住,没能力反抗,从此消沉”

惩罚的意图美好,以“学会规矩”、“承担责任”、“适应社会”之名,但是,代价是什么?

赢了战役,输了孩子

时间久了,牺牲的除了孩子的感受,还有什么?

亲子关系!

人与人的关系很微妙。我在你那有一个情感账户,感受是货币。长期忽略感受,就像透支了情感账户。疏远了的亲子关系,少了语言的交流,或许都没了教育的机会。

女儿整整一年没有跟我说过话

XL妈妈是一位贤淑有才的中学教师,从700公里的外省风尘仆仆赶到北京参加米来未来家长课堂,一直紧缩的眉头,让人心疼。

“女儿16岁了,已经整整1年没有跟我说过一句话,回家就关上房门,做老师这么多年,见不得谁走弯路,对她严格要求,不是为她好吗?到头来,我怎么成仇人了?”说着,眼泪止不住跟着滚下来。

大人比小孩拥有更丰富的人生经验,命令、指令、发号施令,都是想让孩子少走弯路。可路直了,没了风景,也省略孩子自我学习、体验成长的机会。

你不让我学习成为我,是世间最残酷的惩罚!

虎妈如此厉害却也如此苦闷,那猫爸呢?请继续关注下期邢子凯著《小孩不小》连载。

原文链接:,转发请注明来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