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》:初恋很美好,但不要开始得太早

茨威格被高尔基评价为“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”,他的代表作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》是一部中篇小说,以一个陌生女人在临死前向她热爱一生的作家倾诉衷肠形式,讲述她苦恋一生的遭遇,将一场痴情少女对男作家的默默无闻、毫无指望的暗恋用信件的形式展现出来。

情窦初开的年纪,总以为爱情就是“我爱你,与你无关”,没有抱怨和期待,也从不躲避和隐藏,好像初开的花朵面对冷风,像乳燕迎向暴风雨。

年龄渐长,才终于明白,爱是一个人的事,而爱情是两个人的事。最好的爱情应当是平等的、势均力敌的、礼尚往来的,把自己武装成一个恋爱的战士,以期最后和对方缔成牢固的、同呼吸共命运的联结。

遇见一个人,是一瞬间;爱上一个人,用一分钟;忘掉一个人,却要赔上一辈子。这种痛苦,最让人无可奈何。

我只有你,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,而我却始终爱着你。

这是小说中的一句话,我们总说,爱上了,就别问情深缘浅。但其实,如果你读过小说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》,你就会发现:过早爱上一个人,是一场灾难。

01 人生阅历不足,不要轻易爱上一个人

听过一句话:“第一眼就心动的人,真的会爱很久很久。”

就像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》中的女主人公,她的一生是从认识R先生的那一天才真正开始的。

初恋对每个人而言,都是最美好的回忆。即使已经过去了很多年,我们仍然会清晰地记得在一起的点点滴滴,心中永远留有最初的悸动。

那么,为什么会这样呢?西方心理学家契可尼做了许多有趣的试验,发现一般人对已完成了的、已有结果的事情极易忘怀,而对中断了的、未完成的、未达目标的事情却总是记忆犹新,这种现象被称为“契可尼效应”

年少时谁都憧憬爱情,但过早爱上一个人却并不是一件好事。因为初恋情结,以后哪怕遇到更优秀的男子,也会觉得略输一筹。

13岁的她,情窦初开,却对世界的认识还不够充分,三观还处在一个待完善的阶段。这个羞涩和腼腆的少女,正在大门口和同学聊天,撞见了刚从汽车上跳下来的R先生,那一刻,并不懂爱的少女,彻底沦陷了。

加上她的父亲早亡,她对男人和爱情既好奇又无从得知,一旦见到与她以往所见更优秀、更好看的男人,如书中的作家,大她12岁,既学识渊博又风流多情,讨女人欢心已经成了他的习惯。

他的出现,对于人生阅历十分浅薄的她来说,有着致命的吸引力,跌入情网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。

但在懵懂的年纪,她并不懂得如何表达爱,只是以自己的方式,做了许多傻事。她亲吻过作家摸过的门把手,还偷了他丢在门前的烟头,因为这个烟头是他嘴唇碰过的。甚至为了感觉作家的存在,她每天晚上,都会跑到胡同里,看看作家屋子里的灯是否亮着……

十几岁时的喜欢,通常喜欢的对象只是对方的容貌、体形、谈吐等外在、表面的东西,并不了解对方内心深处的东西,是浅薄、片面、易变的。如果相互深入接触、交往过,对对方产生了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保护、守护的心,那就是真正的爱。但如果真的到了那个地步,你会不惜一切代价、克服一切困难也要跟对方在一起,要守护对方,而不是停留于“很多年都没有忘记”的程度。如果只是停留于表面的喜欢和念念不忘,那并不是爱。

爱的程度,不是以喜欢、欲望的强烈程度来衡量,而是以愿意为对方付出、牺牲的意志的强烈程度来衡量。

《最好的我们》有句台词说:“当时的他是最好的他,可是很久很久以后的我才是最好的我,最好的我们之间隔了一整个青春,怎么奔跑也跨不过的青春。”

在你人生阅历不足的时候,请不要轻易去爱上一个人。有基础的才叫潇洒,一无所有却要去拼命潇洒,怎么看,这条路都太险。毕竟,爱情有太多变数,在你三观还不成熟的时候,对爱情的理解多少有些偏颇,这样的爱情太容易撞破头。

02 不要将爱情过于理想化,以致失去自我

少女对爱情总是有幻想的,当时还是个孩子的她,对爱情的理解过于浅薄、也过于理想化,天真地以为只要喜欢就要从一而终,就要为一个人奉献所有,不管对方是否知道、更不论对方是否愿意接受。

“我不怪你,我爱的就是你这种热烈而健忘的样子,爱的就是你到处留情、不专注一人的样子。我爱这样子的你。”

“情人眼里出西施”,都知道人在恋爱中会将心上人进行美化,原本的小缺点也会因为爱情的滤镜而变得独特而可爱。

陷入爱情的她也是如此,她明知他风流成性,有过好几百个女人,也知道他有着热情和阴暗的两面性,但仍无可救药地爱着他。哪怕在异地都没能浇熄爱的火苗,反而更加美化了作家的形象,让他成了她心中那束白月光。此时的她已经全然看不见作家身上有哪些不好,任何缺点只要放在作家身上就都是好的,都是她爱的。正是由于她将作家的形象过于美化,以至于她连当伯爵夫人都拒绝了。

这种理想化的爱情最终带来的只有伤害,作家看过信之后甚至记不清她的脸,也记不起她的名字。她倾尽所有捧出真心来对待的爱恋,在作家眼中依然是一个陌生的女人,除了让他知道有女人曾为他如此奉献和牺牲,对他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。

太过年轻时的爱情,有人会用欲望拙劣地美化它。有人却因爱得太满,在爱里将自己弄得一身伤痕。

少不更事的时候,以为一点点的心动就是爱,可是当你全身心为一个人付出,愿意模糊自己的行为,强行解释自己荒诞的直觉时,这种爱是真的错了。

爱情本该全身心投入,用力的爱一个人没有错,但在爱情里,清醒的理智永远好过于盲目的冲动。执念是一种很可怕的东西,人一旦产生了执念,就会失去自我,迷失方向,甚至不断地麻痹自我,近乎疯狂的自我牺牲和毁灭。

真正的爱情,表面看起来需要的是缘分或者运气,其实真正需要的是你的底气。

当青春画上句号的时候,也许才是你真正面对爱情最开始的时候。青葱岁月的爱情,只有经过生活的洗礼,才能把脆弱的一面隐藏,在相守和相离中,看到最真诚的心。

03 先学会爱自己,才能更好的爱别人

纪伯伦曾说过:“如果有一天,你不再寻找爱情,只是去爱。你的人生,一切才真正开始。”

关于初恋,每个女孩子,大多都怀有满满的美好憧憬,觉得甜甜的,对未来充满期待,觉得自己最后就会嫁给眼前的这个男孩,然而,现实总是这么残酷。初恋大多是用来怀念的,它教会你如何去爱一个人,也教会你如何正确的认识自己。

女孩子只有先学会用爱浇灌自己,让自己成为一个美好的人,才能够吸引同样温暖的人,让自己的生活幸福。投入更多的爱和热情在自己的生活,生活才会回馈你更多的美好。

人的一生就像一个杯子,杯子里的水是给自己的爱,只有当杯子里的水装满了,溢出来的部分才应该是用来爱别人的。

爱情不该是一件需要抛开全部尊严的事情,学会爱自己,是让自己保持一条尊严的底线,不管怎样的爱情,都不能让你突破这条底线,这是对自己负责,也是对他人负责。

人的一生中,每个人都曾有过为爱奋不顾身的时候。可是,回望与爱情单打独斗的日子,有念念不忘的情愫,更多的是,一边贪恋面包的香气,一边又抹不去爱的伤痕。

正如张小娴在《面包树上的女人》中写的那样,爱情并不是人生唯一的追寻,它只是最浪漫也最悲伤的一种追寻。

一个人的成长,总是在黑暗的缝隙中,才能感知爱的温度和力量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删。

-END-

今日话题讨论:你觉得女孩子在什么时候开始一段感情比较好呢?

原文链接:,转发请注明来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