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景德镇的傍晚,总会准时响起油锅沸腾的滋滋声。李俊永的鸡排摊前,百米长队从街头蜿蜒至巷尾,学生们攥着零钱翘首以盼,游客举着手机记录瞬间——这位被网友称为“鸡排哥”的摊主,正用一块6元的鸡排,搅动着全网的热度浪潮 。
鸡排哥的走红,始于一套“反常规”的经营哲学。下午4点30分后坚决不接散客,转身直奔学校为学生服务;学生购买比路人便宜一元,但若正午过后才来,这一元优惠便会变成“不坚定选择的惩罚”;装鸡排的塑料袋必须提前敞开,晚15秒都会被他提醒“打乱了节奏”。这些被网友戏称为“鸡排主理人规则怪谈”的细节,藏着他对客群的精准洞察与经营诚意。
更令人着迷的是他张口就来的“金句课堂”。“你可以亏待自己,但不能亏待自己的胃”“如果不及时吃导致鸡排不脆,我将停止对你的售卖”,这些带着烟火气的调侃,让6元鸡排被网友调侃“包含了600元的情绪价值”。当顾客犹豫时,他会笑着劝说“你可以拒绝我,但请别拒绝美味”;面对付款失误,又会半开玩笑强调“扫0.01元是无法原谅的”,段子手气质让买鸡排变成了一场治愈的互动。
爆红后的摊位成了“鸡排世家”的舞台。鸡排嫂打下手,鸡排奶奶凌晨五点就起来剪鸡排,鸡排舅负责备料,每天都有新家人加入帮忙,网友笑称“景德镇在悄悄搭建鸡排哥宇宙”。即便生意火到日销数千份,鸡排哥面对镜头仍保持谦卑:“都是大家给面子”。面对城管提醒规范经营,他连连点头服从安排;发现冒牌账号,也只是温和提醒粉丝警惕,从未借机炒作 。
流量洪峰中,鸡排哥的清醒更显难得。直播峰值80万人围观时,他拒绝了所有商业代言与连锁加盟邀请,坚持“只做景德镇的鸡排哥”。他在摊位旁设免费饮水点,为环卫工人和外卖小哥提供便利,把热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善意。当计划出国学新技法时,他用一句“等我回来多放块大鸡柳”,体面回应争议,收获全网好感。
从下岗后辗转开饭店、卖羊肉串,到坚守鸡排摊五六年,鸡排哥的故事里没有一夜爆红的神话,只有把小事做到极致的坚持。他的鸡排或许不是世间独一份的美味,但他用原则、幽默与真诚,给奔波的人们递去了一份温暖的情绪慰藉。
如今,景德镇的鸡排香仍在街巷弥漫。鸡排哥的故事证明:真正的流量密码,从来不是刻意讨好的人设,而是藏在烟火气里的用心与真诚。就像他说的,“日子是自己过的,说再多不如把鸡排煎香”——这或许就是平凡生活最动人的答案。